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巴西新民法典》译后记

齐 云

 

2006 年秋天,恩 师徐国栋 教授询问我是否愿意翻译 2002 年的《巴西新民法典》,并告诉我现已有一个意大利语的译本,我可从意大利语翻译。考虑到翻译一部包罗万象的法典的难度,思索再三,我决定接受这一挑战。

2007 年 2 月,在罗马二大读博士的曾健龙带回了《巴西新民法典》的意大利语译本,同时徐老师也告诉我桑德罗·斯奇巴尼( Sandro Schipani )教授知道其翻译安排后表示最好直接从葡萄牙语翻译,意大利语译本只作为参考,并对我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再学葡萄牙语”。徐老师的这番话对我刺激很大,虽然我以意大利语基础转学西班牙语的经验来看,拉丁语系的各语言之间非常相似,但要在一年内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同时完成法典翻译,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不过,受徐老师的话的激励,我决定开始自学葡萄牙语并将翻译对象换成葡萄语版的《巴西新民法典》。事后我才明白徐老师以及斯奇巴尼教授的此种建议是多么的英明,因为很多条文不看其评注本很难正确理解与翻译,而评注本显然只有葡萄牙语的。

2007 年 3 月正式开始工作, 从徐 老师处复印了 1916 年旧的《巴西民法典》的英译本,很欣喜的在网上发现了澳门法务局编写的《汉葡-葡汉法律词汇》和桑托斯( Washington dos Santos )编写 的《巴西法律词典》 ( Dicionário Jurídico Brasileiro )的电子版以及在 Babylon 词典中使用的一部葡英法律电子词典( Dicionário de Termos Jurídicos e de Negócios ),最让人高兴的是通过“电驴”下载到了蒂尼斯( Maria Helena Diniz )等人主编的一千多页的《巴西新民法典评注》( Novo Código Civil Comentado )的电子版。

刚开始翻译时,先看意大利语译本,明白其大致意思后,再看其葡萄牙语原文进行翻译,就这样艰难地慢慢推进。与此同时,自学了《葡萄牙语语法》、《速成葡萄牙语》以及《葡萄牙语 300 句》,这是国内仅有的几本葡萄牙语的教材。工作进行了一两个月后,发现葡萄牙语对自己有一定亲和力了,于是转而先看葡萄牙语原文,不明白的地方参考意大利语译本,如与旧民法典条文有对应关系的,还会去看旧民法典的英译本,再不明白的地方,再查看上述的法典评注本。此评注本是一个逐条评注本,扼要地讲解了法条的更替历史以及其意图规制的内容,非常有用,因为《巴西新民法典》用语十分“节省”,有时到了“苛简”的程度:一部 21 世纪最新的民商合一的有 2046 条的民法典翻译成中文不到 19 万字,而上述评注本就弥补了条文过简可能带来的理解错误。在术语翻译上也曾让译者大伤脑筋,除了参考上述词典上的解释与翻译,主要参考了拉丁语系的民法典,如《意大利民法典》、《智利民法典》等的相关术语的翻译,并听从孙建 江副 教授的建议,在翻译过程中做了葡汉法律术语对照表,以保证同一个术语在同一个法典中原则上只采一种译法。

工作如期进行,于 2007 年 9 月中旬完成第一稿,立即交给现为厦大法理学博士生的吴文珍,让她以一个读者的角度看中译本有何错漏以及不明确的地方,同时自己开始从头对照原文逐条校对,两个月后完成第二稿。 2008 年 2 月,自己再次拾起第二稿进行逐条校对,并按照自己做的葡汉法律术语对照表统一全法典的关键术语的翻译,与此同时吴文珍再次阅读第二稿并提出意见,在 2008 年 4 月中旬我完成了第三稿,并提交给 徐 老师。

与此同时,斯奇 巴尼 教授一直在谋求一个巴西的奖学金,以便于我可以到巴西学习葡萄牙语并与那边的学者一起校对,但虽多次尝试却未能成功。 2008 年 6 月,斯奇 巴尼 教授来厦门参加《拉丁法律术语译名统一大会》,决定提供一个意大利的奖学金让我在罗马二大与巴西学者维埃加斯( Carlos Henrique de Souza Viegas )进行校对。 2008 年 11 月我得以成行到了罗马,又开始逐条校对,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向维埃加斯询问以求解答, 2008 年 12 月底完成第四稿,并再次提交给 徐 老师。 徐 老师于 2009 年 3 月开始对照原文“逐词逐句”地校对修改我的第四稿,并每 200 条通过电子邮件发还与我再次阅读,虽然我自认为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地对待此法典的翻译,囿于自己的法学功底以及外语能力,很是惭愧还是犯下了众多错误,这些错误在 徐 老师的作为第五稿的修订稿中得到了一一订正,同时对于我与 徐 老师有不同意见的地方,我也一一指出并附上我的理由后发还 徐 老师,最 后由徐 老师根据其判断有选择地吸收到最后的定稿中去。

此次翻译自己耗时耗力甚多,自己收获也良多:除了收获一部民法典的中译本外,从头到尾地将民法仔细摸过一遍,感受了《巴西新民法典》中的一些先进规定,都使我获益匪浅,而且通过它我打开了巴西法学的窗口,使我得以一窥里面的丰富宝藏,并在我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也多多参引葡萄牙语的资料,特别是巴西伟大的法学家弗雷塔斯的《巴西民法典草案》。

虽然对于此法典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依旧不安,但问心无愧的是我已尽自己最大能力,终于可以卸下自己身上这一沉重的担子,可以松一口气了,心中亦油然充满了感激之情,没有以下人的指导与帮助,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我最应感谢的是我敬爱的导 师徐国栋 教授,他多年来对我的栽培使我受益终生,作为我硕士 和 博士的导师,他不仅将我引进了法学的殿堂,传授其博大的民法和罗马法知识,还亲自教授我和同门意大利语(并派我到意大利留学一年),支持我学习西班牙语(以其科研经费报销了我在北外学习一个月的费用),鼓励我自学葡萄牙语,并且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工作极端认真和热诚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没有 徐 老师,无论在法学知识的累积以及外语能力的掌握上,我都不可能完成此部民法典的翻译,更不用说他对我的译稿所做的事无巨细的修改与完善。

我还应特别感谢斯奇 巴尼 教授,他不仅多次尝试给我谋求巴西的奖学金,并最终给我提供了一个在罗马二大学习一年的奖学金,同时还安排一个巴西学者与我一起校对,其间也多次询问校对情况,并多次将我引见给来罗马讲学的 巴西 教授,对我博士论文的写作亦多次关照。其提拔后辈学子的高风亮节,其力图搭建拉美与中国法学交流桥梁的国际主义精神,让人心生敬意。

最后,我要感谢巴西的洛雷罗( Gustavo Kaercher Loureiro )教授,他对我的一些提问进行了回答,感谢前面提及的巴西学者维埃加斯,他亦解答了我一些疑问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感谢我以前在 Trento 学习时的巴西同学里卡多( Ricardo Gardini ),他也回答我一些提问。感谢吴文珍两次阅读我的粗稿并指出我的疏漏,感谢孙建 江副 教授的非常有用的建议,感谢 方新军 博士对个别词的翻译所给的建议,感谢上海交大博士生魏磊杰提供了可下载本法典德语译本的 网址满足了我收藏的兴趣, 感谢 罗马二大 博士生阮辉玲给我在罗马找的舒适住处以及提供的生活上的帮助,感谢曾健龙给我带回本法典的意大利语译本并帮忙安顿我在罗马的住处,感谢 Lily 在罗马购买关于本法典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并寄回国给我。在此不可能一一列举所有曾帮助过我的人,但我对你们同样充满了感激。

如各位师友同仁,发现法典中的错漏,还望不吝指教,本人邮件: qiyun.xmu@gmail.com 。

                          齐 云

2009 年 4 月 19 日  于罗马 Tor Vergata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

 

Copyright 2004 Institute of Roman Law, Law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Active ingredients: XHTML 1.0, CSS 2.0 .
网页设计者信箱:jojobear_905@hotmail.com
网站管理员信箱:romanla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