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华沙大学第六届罗马法国际学校综述

 

娄爱华

 

   2008 年 6 月 23 日 ,由 沃罗杰维奇( WOLODKIEWICZ )教授主办的, 华沙大学 " 七艺 " ( Artes Liberales )跨学科研究所筹办的罗马法国际学校,在古老而现代的华沙大学,第六次拉开了帷幕。这一国际学校自 2001 年开办,至今已是第六届。活动自创办以来一直由沃罗杰维奇教授操办,这一国际学校是 1998 年在罗马举行的“中东欧国家与意大利罗马法学者研讨会”动议之一的落实,即在罗马、莫斯科、华沙举办短期的罗马法专家和教师的培训班, 1998 年的罗马会议是 1977 年在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举办的第 1 届“社会主义国家与意大利罗马法学者研讨会”的延续,这些会议的背后推手都是 1972 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法传播组。有关这一发展脉络的详情请参阅徐国栋教授在《罗马法与现代意识形态》中的有关论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第 100 页及其后)。我国学者方新军曾参加在罗马一大举办为期 6 个月的罗马的培训班。

培训持续 10 天,授课语言为意大利语,学生提问也用意大利语。这进一步表明了在罗马法研究领域,意大利语的国际标准语言地位。课程班学员共 11 名,其中有已为博导的教授,也有初出 茅庐的 博士生,他们分别来自波兰、中国、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意大利。授课老师主要来自意大利和波兰,前者是当代罗马法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度,后者则用自己的成果展示了自己在罗马法研究方面的水准。培训班的授课教授并不固定,在前 5 届的授课教授名单中,我们会发现来自科恩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罗马一大、帕多瓦大学、萨萨里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大学的教授,教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能是因为这次会议正好赶上华沙大学给拉布 鲁纳 教授( Luigi Labruna )颁发 荣誉 博士学位,所以授课教授主要来自拉布 鲁纳 教授所在的那波里腓特烈二世大学。这位著名教授在我国发表过广受援引的文章《单纯合意即形成债》。在演讲中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时,他特意提到了华沙大学法律系,并将自己年轻时在华沙大学罗马法图书室的照片嵌入了自己 10 卷本的纪念文集。

国际学校的课程每节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其中老师的讲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按照意大利教授讲课的通例,老师们都是无讲稿的,之后由学生提问。课程内容涉及罗马公法、罗马私法、罗马商法、罗马法方法论,内容十分丰富。由于不限制授课内容的范围,授课者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大,多半都是讲自己已研究或正待研究的内容。在回国两个月后,我就看到了科宾诺( Alessandro Corbino )教授在意大利出版了有关《阿奎流斯法》的专著,而这正是其授课内容。作为一个粗通意大利语的外国人,我更欢迎授课者讲授已经发表过的内容,这样就有可能将讲授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这样会增加我听懂课的可能性,如撒莱诺( Salerno )教授对排放雨水之诉的讲授就是这样。

下面我打算基于我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内容做一简介,并附上我的一点听后感:

Masi — Doria 教授:《紧急状态与公物(国家)之健康:古罗马法的原型与续谱》。我完全没有理解该教授的讲授内容,而且在回国之后经徐老师纠正才正确理解了题目。但说此文确证了罗马公法的存在及其研究价值,应当不算谬误。讲授者是现任意大利那波里腓特烈二世大学罗马法系的系主任,这所大学来头可不小,和博洛尼亚大学建校时间不分伯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罗马法方面尤其出色。

Cosimo Cascione 教授:《考古学,碑铭学,钱币学,罗马法:为了对西塞罗论家庭 7 , 13 , 2 的参照解释》。乍看还以为这是篇历史学论文,实际上作者是位年轻的罗马法教授,已出版多部关于罗马公法和罗马诉讼法的著作。此课是这次罗马法国际学校中唯一专讲方法论的,作者利用博物馆中的文物图案、古代建筑上遗留的文字等 " 文物 " ,提出了自己对西塞罗《友信集》( ad familiares , 我之前将它错译为论家庭,幸得徐老师纠正,我后来查了维基百科上西塞罗英文词条和意大利词条的译法,译为友信集 ) 7 , 13 , 2 这一片段的诠释。方法与思路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特别推荐。

Franco Salerno 教授:《改良自己的土地:优士丁尼时代的排放雨水之诉》。这一课里,作者鄙弃了惯常的对某一制度的断代研究,而对排放雨水之诉的变迁进行了分析,这一诉讼在《十二表法》中即有体现,但到了优士丁尼进行法典编纂的时代,旨趣已经大异:从注重对私人利益的保护,到注重对土地本身的利用,而后者正是公共利益之所在。在课后我与   教授的交流中,教授进一步阐发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奥古斯都之后的帝制决定了帝国法律对公益的注重,所有权的内容实际上也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对罗马私法的研究并不能全然脱离罗马公法。

  Alessandro Corbino 教授 : 《阿奎流斯法》 ( Lex Aquilia ) 。对于这一罗马法中的传统重点项目,教授者详细分析了该法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影响,并对该法的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在课后的交流中,教授讲到了交付中的市民法原因与自然原因的两分法,我头一次听到,感觉耳目一新,希望这个小小的信息能够带我走入原因理论研究的新天地。

  Jerzy KRZYN ó WEK 教授:《古典罗马法中的估价与风险》。年轻的波兰教授,对于罗马法中自中世纪注释法学家开始就纷争不断的话题:估价( aestimatum )与风险( periculum )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通常被分别探讨的嫁资估价、买卖合同估价、非买卖合同估价问题作了体系性的探讨。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罗马法买卖合同并不转移所有权,同时交付的结果多种多样的大背景下,对现代法中仍存在的风险负担、所有权移转、责任承担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很高的价值。

  Floriana Cursi 教授:《诈欺之诉与非典型损害的保护》。对于《阿奎流斯法》不能保护的损害,罗马法统统诉诸诈欺之诉。即使是在合同案件的场合(如提供错误信息问题),因为不能满足合同之诉的特别要件,对损害的保护同样求助于诈欺之诉。这种典型的小合同、大侵权模式,在法国法中得到了保留、在被德国民法典鄙弃之后,如今在欧洲范围内又有复兴的趋势。讲者从原理、要件、适用范围、起到一般条款(讲者的界定为 " 辅助性 " )作用的具体情境、与其它一般条款的比较、决疑法、非物质行为导致损害六个方面,对该诉做了详尽的分析。在课后与教授的交流中,其对本诉、事实诉、扩用诉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直接伤害的场合就是本诉、间接伤害的场合就是事实诉、没有伤害行为但有损害结果的就是扩用诉。

  Zuzanna SLUZEWSKA 博士 : 《多个船东各负其责 , 对 D.14,1,4pr. 的若干反思》 ; Maria ZABLOCKA 教授 : 《作为现代立法起源的 < 十二表法 > 》 ; Jan ZABLOCKI 教授 : 《从奥路斯 · 杰流斯的 < 阿提卡之夜 > 看罗马人的家庭》 ; Witold WOLODKIEWICZ 教授 : 《罗马家庭的若干问题 : 族亲 - 血亲 - 共血关系》 ( Alcuni problemi della famiglia romana: agnati – cognati – consanguinei. ) ; Stanislaw KORDASIEWICZ 博士 : 《古典法时代的海运合同》。这些课程中,有些讲稿的内容将在《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七卷中刊出,如《作为现代立法起源的 < 十二表法 > 》与《从奥路斯 · 杰流斯的 < 阿提卡之夜 > 看罗马人的家庭》,有些则属于 " 罗马商法 " 这一我比较陌生的领域,我自己没有听懂,很遗憾不能给出进一步的信息。主办本次培训的教授沃罗杰维奇的意大利语和授课内容均属一流,但我还是没有搞清文中家庭法几个关键概念的区别,在此也没办法转述了,非常遗憾。

  我个人感觉参加国际交流时,场下交流往往更为有效。罗马法教授因为日常讲授罗马法初阶的经历,通常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对罗马法的各个部分都很熟悉,我们可以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由教授们解答,由此再做进一步的交流。当然事前了解一下各个授课教授出版过的专著或论文,效果会更好,提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获得的回答也更权威。最为重要的一点或许是:面对面交流时,不懂的时候可以再提问,直到搞懂了为止,但问题当然还是短小精悍比较好,免得过多占用老师的空余时间。

  除了和老师们的交流,和同学的交流自然也非常重要。因为同学大多来自俄罗斯和东欧,俄语成了课堂下的官方语言。这次碰到的同学很友好,总有人会用英语或意大利语向我转述俄语聊天的内容。交流的内容开始自然是罗马法、民法、各自国家的研究情况,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加,同学们逐渐从陌生人群体变为熟人群体,谈话中的外交辞令也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在华沙的日子,正好是欧洲杯的决赛期间,看俄国队、德国队的比赛,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俄国人一些出乎我意料的观念。一个俄罗斯搞国际法的年轻教授在德国队输掉了决赛之后,欢欣鼓舞,并对我说,你看酒馆里没有人喜欢德国队。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战争。这话出自一个俄国人之口让我觉得诧异,需知俄国人对这个国家同样下过黑手,在瓜分波兰和卡廷事件中,俄国人的表现甚至更为卑劣。在被我强拉硬拽去看了满是十字架的卡廷纪念碑之后,民法博士亚历山大问我知不知道这个纪念碑和俄国有关,并和我讲述了俄罗斯和波兰千丝万缕的瓜葛,对波兰作为俄罗斯一部分的近百年历史缅怀不已。我听不出这些年青学者对俄罗斯的道义谴责,他们只是说历史很复杂。俄罗斯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说非常喜欢华沙这个城市,因为这里美丽,而且和俄国很像,他们在这里有故乡的感觉。在路过旅店附近的俄罗斯大使馆时,亚历山大谈到了美国人把导弹系统设在了东欧。我说俄罗斯人干掉了拿破仑和希特勒,不用担心美国。旁边的俄国同学马上插嘴说那是因为数量而不是质量。当话题转到核武器上时,俄罗斯人一致认为他们需要核武器,核武器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这和我理解的大国国民的心态有些差距,或许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的敌人,却从来都交不到一个真诚靠谱的朋友。我开玩笑地说俄罗斯某天加入欧盟了怎么样,国际法教授想了想说那是好事。

  交流使人得益,跨越国境的交流更使人视野开阔。在华沙的一次偶遇让我感慨,在旅店的楼道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中文和我打招呼,我和他用中文聊了一会,发现他还会说: " 有志者事竟成 " ,接着他的中文招架不住了,开始用英文和我聊,在我的俄罗斯同学用意大利语路过和我打招呼之后,这个来自阿塞拜疆的小伙子马上用意大利语问我从哪里学的意大利语,来这里干什么。在得知我的同学是俄国人之后,这小子又马上用俄语开聊。我吃惊不小!后来遇到的一个伊朗人,似乎也具备这样兵来将挡的本领。这让我唏嘘不已,国小人强啊!

  波兰在近代史上是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但华沙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恰恰是太多的东西和战争有关。城市中大量的军人塑像,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反思战争的雕像 " 崽崽兵(童子军) " 。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持刀的美人鱼。这些雕塑并非是战败后的知耻后勇,而是华沙建城以来的历史积淀。甚至有两百年历史的华沙大学的大门上都有抱着头盔的雕像。在这座城市里,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同样存在于中国的东西,比如酷似 " 刘胡兰 " 的雕像,那是另一种国际主义的产物,时至今日,华沙最高的建筑物仍是社会主义时期建造的,该建筑上的诸多雕像我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工人,劳动者,革命青年,这些类型的雕塑在欧洲的其它地方并不容易看到。

位置介于俄罗斯和德国之间波兰,注定是列强对抗的主战场,这种对抗无论表现为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抗,还是今日北约和欧盟在领土上的一扩再扩,在俄罗斯强大起来的数百年时间,东欧从来都有一种硝烟弥漫的火药味。东欧诸国本身不强,又在西欧和俄罗斯两强中间。和中国、日本与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直接对抗不同,东欧国家近代以来往往都是敞开大门做战场,这种命运至今无法摆脱。 国际法 教授说俄罗斯入欧盟是件好事,但可能么?仅仅一个月后,俄罗斯和美国欧盟就因为格鲁吉亚的事情死掐上了,而这一对抗,不过是俄罗斯强大之后与欧洲无数次历史对抗的续演。这种对抗未必就和中国无关,俄罗斯的扩张向来都是东西并举,且在西方占不到便宜时就往往转向东方。

华沙是个让人眷恋的城市,几乎每个周日,肖邦音乐公园都会有波兰顶级的音乐家免费为观众奉上肖邦乐曲的独奏,那种在湖畔花海树下伴着风声感受音乐的时光让人意乱神迷。 24 小时免费常开的肖邦公园大到让我迷路,里面孔雀、天鹅、野鸭、松鼠、鸽子、狐狸时常出没,不时就会出来和人亲近。旅店就在这个大公园旁边,或独自或与同学一起迷失在这座北方的公园,让人忧伤地浮想联翩。肖邦极其爱国,在国际学校旁边的教堂里,存放着依肖邦遗嘱安置的肖邦的心脏。

  交流消除误传,在和俄罗斯同学聊天中我了解到,在我国盛传的俄罗斯总统 梅德韦杰夫是罗马法教授纯系无中生有。梅德韦杰夫首先不是正教授,只是教师,讲授的也不是罗马法,而是民法。我的同学和我开玩笑说,梅总统甚至分不清盖尤斯《法学阶梯》和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这一谬传不仅存在于我国,也存在于意大利,意大利著名罗马公法学者卡塔兰诺也误认为梅总统是罗马法教授。有可能梅总统很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罗马法教授,并以此为荣,所以放任流言而不纠正。

华沙触动我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军队的教堂,近乎残酷的大学宽进严出,特别友好的波兰人,等等。限于本文的主题,我就不再继续跑题了。衷心祝愿下华沙罗马法国际学校越办越好,也仍然有中国人参加 !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

 

Copyright 2004 Institute of Roman Law, Law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Active ingredients: XHTML 1.0, CSS 2.0 .
网页设计者信箱:jojobear_905@hotmail.com
网站管理员信箱:romanla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