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土库曼斯坦民法典》译后记

 

魏磊杰

 

又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依稀记得,去年的此时,自己似乎终日都在电脑前忙碌着校订译稿。偶间匆匆路过校园邮局时,意外地发现很多同学在那里驻足、拍照,原来是道旁的樱花已经开了。朵朵绚烂如火的花儿与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相映成晖,不经意间成了阳春三月校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或许为那景以及景与人无形中共同营造的那种气氛所感染,当时就决意定要从繁重的“工作”之余抽出几天去踏青、去赏花、去感受久违的春的气息。但有些令人遗憾的是,伴着渐趋紧张的校订任务,这种对自己的承诺慢慢地沦为一种奢侈,一种臆想,而随之缓缓尘封于记忆的深处。从 7 月 12 号被告知译稿被纳入出版计划后,更为机械化的工作安排便几乎占据了生活空间的全部: 9 月 6 号完成一校—— 10 月 23 号完成二校—— 11 月 7 号完成三校—— 12 月 28 号完成四校—— 12 月 30 号提交成稿。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候,当从脑海深处忆起曾经的那份一直未经兑现的承诺时,窗外漫天飘舞的雪花却彰示着此时早已是隆冬时分。

可以说,这部译稿是我有生以来耗费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在周遭这个日益功利化的学术环境中,在投入与收益的比例关系渐趋成为了衡量事物价值标准的情势下,我经常自问或为师友们问起所为此事的意义所在,但当时因诸多自身的困惑与迷惘而无法释解,当然也更谈不上自圆其说地答复他人。但当带着一脸倦容将长久伴随左右、修订数十遍的译稿最终提交之时,自己心中油然而生的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似乎已经完满地告诉我了答案。长久以来,自己所孜孜以求的或许并非什么具体有形的收益或奖赏,而仅是经过一番努力与奋斗而获致成功后的那种别样的体验与感觉。这种体验与感觉真的很好、很美妙!或许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在这样的体验与感觉的交错循环中才可真正彰显其内在的意义与价值。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成果,但也不会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我们只是要到一个叫做‘前方'的地方去”。斯如此言,永远怀着“到远方去”的理想与梦想,在奋斗中实现自我的成长与成熟,或许 是我从这次难得的人生历程中所收获的一份最深最真的感悟。

在过去的这段成长历程中,除自己前行外,我还有幸遇到了许多激我前进、励我前行的良师益友,没有他们的鼓励、帮助与教诲或许我根本不会如此坚定地走下去,更无法完成我的这部处女作,最最真诚的感谢奉献给他们!!

首先,最大的谢忱敬献于尊敬的 徐国栋 教授以及他所领衔的学术团队。到目前为止,我尚未有幸见过 徐 先生。最初在 2006 年,因民法典的翻译出版问题,我以一名普通法学硕士生的身份冒昧与先生联系时,先生在百忙之中给予我预想之外的充分关注与指导,最终以不附任何条件的方式将这部译稿纳入其主持的“民法典译丛”中予以出版,这种奖掖后进嘉惠士林的态度与作法着实让我感动非常!在译稿校对过程中,与先生存在诸多电邮联系,先生回信的字里行间所表露的那份谦和与坦诚,每每都让我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我在过去的岁月中持久保持勤奋与乐观的动力源泉。

其次,真诚的感谢德国技术合作局主管独联体国家法律援助项目的负责人——德国不来梅大学的罗尔夫·科尼佩尔教授。感谢他慷慨授予英文版土民的翻译版权,为我排除了法典翻译出版过程中最大的技术性障碍。同时基于最大的善意,他附赠给我由其起草的详细介绍该地区法典编纂现状的“情势报告”( status report )。这份 100 多页的珍贵文献对土民编纂背景之了解以及土民文本之翻译助益甚巨。

再次、衷心感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韩长印 教授和河南大学法学院 王明锁 教授。两位教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在学术发展方面给予了我最大限度的宽容甚或“纵容”,这种照顾与关爱使我可以无所顾忌地自由翱翔于学术的天空。

第四、特别的感谢致于西南政法大学俄罗斯法研究中心暨 张建文 博士以及吉林大学法学院 赵一潞 博士。两位学长(姐)皆精通俄文,译介了大量的俄文法律文献,在各自研习领域造诣颇深。在译稿校对的最后阶段,两位通过直接核对土民俄文原版,通过频繁的电邮交流,为我纠正了大约 50 多个可怕的翻译错误,对于这部译稿的完满杀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感谢我的两位师妹兼合作伙伴朱淼和杨秋颜。在翻译以及校稿的过程中,你们曾多次忍受我的痛斥,并大体皆有被训哭的经历。但或许正是我们共同携手走过的这段青春华年,才最终凝结成了我们之间恒久不变的友谊。

最后但却非最不重要的是,感谢河南大学法学院 吴泽勇 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 郭绍敏 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 齐云 博士、 蒋军洲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朱体正 博士、 孙宏涛 博士、荷兰蒂尔堡大学 Jan Smits 教授、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 Attila Harmathy 教授、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 Alexander Biryukov 教授等诸多 MENTOR 们 对我长久以来的关心、教导与帮助。感谢你们!有幸拥有你们这些佳友良朋,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相信在以后的为学之途上,我会走的更稳更好!

 

                               魏磊杰谨识

       2008 年3 月29 日 定稿于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资料室,时恰值荣受西南政法大学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聘书足一月矣。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

 

Copyright 2004 Institute of Roman Law, Law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Active ingredients: XHTML 1.0, CSS 2.0 .
网页设计者信箱:jojobear_905@hotmail.com
网站管理员信箱:romanla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