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你对俄罗斯熟悉吗?不。

你对俄罗斯陌生吗?答案还是不。

保尔、卓娅和舒拉、高尔基、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就来自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度,比起别的国家,中国普通百姓对俄罗斯的了解似乎要多许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炸开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一条通道,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盖起了一座圣殿,那就是莫斯科。

 

所以,和这几代人沾边的我一点也不想放弃作为先生的会议陪同到莫斯科的这次机会。

 

另一种生活方式

  ---------- 俄罗斯散记之一

 

苏兹达利——骄傲的宁静

 

陈慧民

 

许人都觉得,到了国外走一遭,不写点文字的东西似乎对不起这次旅行的花费,所以只要 GOOGLE 一下,你想写的东西上面都有,几乎所有到过苏兹达利的人都这样形容这个人口不到 1 万的世遗古镇:童话世界、建筑博物馆。她的清新的空气、宁静的乡村、成群的教堂、修道院、花草、蓝天、白云、农庄甚至连马车、街边艺人的歌声在游记作者笔下写的几乎都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人。

 

的确,一个从几百万人口正在日新月异、狂飙突进发展的中国城市来到这样平静祥和的小城的人,心是会被感动的。先生的学术会议几乎争分夺秒,在苏兹达利的会议期是四天,每天早晨 9 点开始,午时 2 点用餐,下午 3 点继续会议直至晚上 8 点用餐时间,这四天里,先生去会场,我就开始一个人离开入住的苏兹达利宾馆,穿过一大片草地和一座废旧的教堂,在成群乌鸦的鸣叫声中走过小河上的木桥,沿着农庄木屋的土路,大约 二公里 左右路程,就进到小镇中心,在近 7 月酷暑的天气,我还能在 10 几度的凉风中独自呼吸着洁净的空气,感受着这样的宁静,很陶醉。

 

我记得早期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开头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格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麦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飘忽的蜃气笼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西面,是一条穿过广场、直通到河边草地去的街道。

 

据先生说,他读过四次此书,很着迷,俄罗斯的村庄小镇从那时候开始在我们那个年代人的心目中也许就是肖老写的这个样子,字里行间就透着宁静,苏兹达利也是,河、草原、教堂、农庄,不同的是,这座古镇始建于 11 世纪,比莫斯科还早 100 多年,这里保存了 33 座教堂、 17 座礼拜堂和 5 座修道院,放眼望去,到处是“洋葱头和冰激凌”屋顶。

 

这些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建筑每一幢都写着一段俄罗斯历史,据与会的俄罗斯人介绍,早期俄罗斯每个小镇都遍布着许多教堂和修道院,通过它们,把俄罗斯广大土地上的稀稀落落人群聚在了一起,它们是老百姓的避难所和聚会所,从这里他们得到了兄弟亲情,得到了食物,得到了心灵的寄托,苏维埃时期,几乎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都关闭毁坏,苏兹达利是做为历史古镇,作为建筑博物馆才得以保留,在谢尔盖耶夫修道院里,我们可以看到声讨苏共时期破坏寺庙、破坏宗教的照片。所以政治能改写历史,能毁坏人类文明,但改变不了人心中的那份信仰。

 

那么,我能写苏兹达利的什么呢?此时此景,早被人写够了,介绍教堂、修道院历史,会被俄罗斯人笑掉大牙,对于一个外国游者,苏兹达利因为她的古朴和神秘的确有很多可写的地方,我是一个学问不足力不从心的游者,只有触到了心弦的东西,才能真切地将它写出来,我想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苏兹达利小克里姆林宫钟楼的钟声,小克里姆林宫是苏兹达利最有名的教堂,她又叫耶稣诞生教堂,白色墙、深蓝色的圆项上点缀着金色的星星,就坐落在空旷的的草坪上,边上是静静的河流,白色的水鸟成群栖息在沼泽地的水草上,教堂边上有一座建于 16 世纪的毫不起眼的钟楼,大约 5 层楼高,第一次从钟楼下路过,听到了大钟小钟奏鸣的声音在那样景色的乡村里回荡,心立刻被深深感染了,一种酸楚、一种幸福、一种祈祷随着钟声向天空飘去,抬起头仰望孤独的敲钟人,两排的大钟小钟,他要手脚并用,神情专注神圣,奏响一个人的宗教交响乐,这时候我才觉得它与别的交响乐多么不同,那一刻,小镇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每个人似乎都想让这来自耶稣天堂的声音传送到俄罗斯广袤的大地最边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得到安宁和幸福,在钟声里,人们的眼角很容易就湿润了。

 

这样的小镇,让人感觉走在几个世纪前的欧洲,小镇的静来自于她的土地,来自于她的景色,也来自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是这么地爱美,点缀在大片草原上一幢幢色彩鲜艳的房屋都镶着多彩的雕花木窗,窗子下为了掩住暖气管,总有一个宽宽的窗台,半透的钩花窗帘很优雅地垂落着,每家的窗台上都种着几盆花草,《静静的顿河》里,葛利高里在夏夜里就是在这样的窗台上在乘凉睡觉,看上去十分惬意。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热爱艺术的民族,在苏兹达利,随处可见摆着画板正在写生的年青人和自弹自唱的街边艺人,以前总觉得一个如此爱美爱艺术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开朗热情奔放的民族,但两年前在保加利亚,和来自各国的与会代表相比,我们已经领会了俄罗斯人的深沉淡然,在苏兹达利也一样,人们给你的表情总是淡淡的,甚至有一丝说不清的冷漠,在那个建于 17 世纪的长栏式购物中心广场,当地人三三两两摆着当地的草莓、酸黄瓜、果汁和工艺品、旅游用品等在卖,没有人会主动来和你吆喝,先生想买一瓶当地的饮料, HELLO 了半天对方都没抬头,他只好叫了一句:达娃里希(俄语:同志)对方才回应他,走到摊上若谈不好商品价钱,你一走开摊主也会退后边,无所谓你买不买,迎面过来,没有多少人会对你这个外来的生面孔报以主人式的热情微笑,人们最多轻轻看你一眼,让人觉得俄罗斯人的心是沉甸着的,他们的眼神后有许许多多的内容让你去猜想,自卑?自傲?或者深藏着某种隐痛?或者在思考?只有俄罗斯人自己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他的性格,一个国家的历史自然也影响民族的性格。

 

从宾馆到小镇,每天来回几公里独自一个人欣赏着景色寂寞地走着,什么也不多想,是件很幸福的事,苏兹达利的四天时间很足够让我享受这种偶得的幸福,终于最后一天下午走不动了,大胆叫了一辆俄罗斯的士,说了一句:苏兹达利 hotel, 长着小麦色胡子的司机三分钟就将我载到了宾馆门口。 How much? 司机回头向我展示了一张一百卢布的纸币,看我的神情,突然张开口对我笑一下,而我看到了他一口乌克兰式金灿灿的牙齿,他财富的象征,这是我在苏兹达利看到的最灿烂的俄罗斯人的微笑。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

 

Copyright 2004 Institute of Roman Law, Law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Active ingredients: XHTML 1.0, CSS 2.0 .
网页设计者信箱:jojobear_905@hotmail.com
网站管理员信箱:romanla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