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苏杭天堂行
莫 婷
旅游确实不只是消遣娱乐那么简单。 我一直希望成为唐师曾先生那样的行者, 有一双世界的眼睛和一颗世界的心灵。 但银子问题一直是头等麻烦的事,我省吃俭用,还是把 1600 花了 个山穷水尽。所以立志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丰富精神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旅行算是最昂贵的吧, 但又是同等重要和不可忽略的。从前的我, 通过书籍音乐绘画和电影来认识世界的美好, 但亲自置身于世界中感知世界又是另一番感受。 优秀的书籍音乐绘画电影, 反映的都是经过优秀的心灵过滤一遍的世界, 而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
旅游最最重要的是融入当地的生活,细细品味当地的气息。 跟着旅游团乘着车长驱直入,一个个景点地走马观花买门票留影, 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那只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到此一游” 的心态。只是我们的行程过于仓促,还是免不了走马观花之嫌, 特别是在苏州,确实有些遗憾了。
我们有三天的充裕时间待在杭州这个西子湖畔的天堂, 江南的旖旎秀美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一进白雾氤氲的虎跑小径, 整颗心像绿茶那般,立即被湿润的江南泡开了。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春晓的苏堤,杭州的阳光是那么柔媚, 一点不像厦门那样让人烦躁, 和煦的春风陪着我们一起漫步在这个童话般的国度里, 撩起我记忆深处孩提时代的朦胧感觉。我们的灵魂被如此的美摄住, 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我们第二次去西湖的时候正在下着雨, 隔着雨帘望西湖,如梦如幻,那一片片绿颇有灵性,轻柔缥缈, 从前的我,只是沉浸在欧洲油画般浓重的色彩中, 对中国文化中那份淡雅内敛的美没多大感觉,此时, 不知何处飘来古筝的仙乐,我第一次为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此感动。 灵隐寺也是个好去处,这座古刹游人如织, 却仍然保持了佛门的那份清幽与矜持。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伴随这灿烂的阳光, 江南清丽明媚的另一面印在我们心底。 我们很坏地搭了旅游团的便车,听导游讲了不少济公的趣事, 可是收门票的行为更坏,还不给学生打折, 不过这门票钱花得也算值了 ^_^
整个旅行中最值得我们口诛笔伐的是那该死的门票。 我这简单的小头脑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为什么收那么贵的门票, 人家堂堂的大英博物馆都不要门票的,因为那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像这种能提升人们精神层次净化人们心灵的地方, 为什么要弄上一堵墙,和一个铁栅栏大门, 还有满脸疲惫的检票员来煞风景呢?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要收钱养景, 但我觉得那是已经收了纳税人的钱的政府的事情, 只要制度更为完善一些, 就能截下以前在公款吃喝等方面白白流失的大量银子了。 第二个原因是试图用价格手段来控制人流量,这个理由也挺荒谬的, 西湖、厦大和大英博物馆不收钱,但从没发生站满了人的恐怖情景, 反倒是一些收钱的景区才发生旅游旺季人爆满的景象。原因很简单, 那些地方平时大家都不去,那时的景区阴森可怖,一点人气都没有, 那么好的美景闲置着,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人们只有假期才舍得花那份钱奢侈一回,所以都扎堆了。而西湖, 特别有生活气息,就像杭州人自家的花园,傍晚时分, 老人孩子还有情侣在西湖边散步,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画!
设想,要是门票稍微合理一些,最好是不收门票,会怎样呢? 我想,只能让人们更亲近、更爱他们的家园。 据说很多巴黎人喜欢像个市长似的在巴黎城中自豪的散步, 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他们的巴黎,他们觉得自己是巴黎的主人, 所以他们深深爱着巴黎。但在我们这里,去哪里都是重重围墙, 都要缴纳昂贵的过门费,让我们怎样产生主人公的自豪感呢? 尽管政治书上总是甜言蜜语地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喜欢逃税而且不以为耻, 因为我们不是纳税人,而是纳贡人。可能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还请某些天才来给我分析一下 ^_^ 不管怎样, 我还是对万恶的门票深表抗议,贵得太离谱了, 若是像国外的门票那样和国民收入水平相匹配, 我还可以悄无声息地当当顺民。
想起某天在电视上看一个节目,专门声讨中国天价演出门票。 前阵子什么《猫》、莎拉布莱曼、 惠特尼休斯敦什么的国外著名音乐都来中国演出, 他们都觉得中国的门票比国外贵好多。 为什么门票那么贵还能运行得下去呢?电视上的那位内幕人员说, 大部分的天价门票被一些企业政府等团体包下来以福利的名义送给职 工(我想,其中必然有内幕原因,才能保证门票那么贵都能卖掉), 只有少量门票真正卖给了那些真正想看演出的音乐迷,也就是说, 只有少量门票进入了由市场需求支配的范畴。 这就导致了一些不感兴趣的人拿着票在音乐厅里凑热闹或者昏昏欲睡 , 热爱音乐的人们却不得不花大量的银子买这些客观来说根本不值的门 票,很多人还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忍痛放弃观看。什么时候, 这些本来就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的美好事物能真正属于全人类呢?
尽管每人要掏七十大洋, 我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进了苏州拙政园,有点悲壮的感觉, 人生豪迈啊。为了林徽因女士深为陶醉的拙政园, 我不得不又做了一回制度的牺牲品,只不过兴致和门票成了反比。 也可能是因为又有围墙的缘故。我对围墙没什么好感, 我觉得那代表着一种不信任,是人们心灵之间隔阂的物质表现。 我希望我以后有个小巧的园子,只有攀着鲜花的矮矮的木篱笆, 没有围墙。
突然想起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说正是因为苏州不美, 所以有钱人才把自己一片小小的领地围起来, 人为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美景。确实, 苏州园林无疑是异常精美的,但人工雕琢的痕迹过重, 看得出来人们正想尽一切办法把人间之美尽量浓缩进那么一个小小的 园子中,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但正因如此, 我对苏州的感觉不如杭州。 刚下苏州火车站的恐怖印象让我记忆犹新,当然, 不能凭中国火车站特有的奇观来评判一个城市, 但是苏州老城区恶劣的交通还是让人饱受折磨, 那次恶心的赶火车经历回想起来倒是觉得好好笑,不提也罢,呵呵~
同是江南的代表同样以天堂著称的苏杭,感觉却很不一样。 苏州精致小巧,杭州柔美大方。 若说苏州给人灵巧秀气的小家碧玉的感觉, 杭州则是高贵典雅的大家闺秀了。 但我觉得杭州似乎建设得更好一些, 也许是位于西湖边上的堂堂中国美术学院功不可没。 杭州是我感觉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最为和谐得地方, 西湖边上有着很多小酒吧小咖啡馆,在湖畔绿荫处安静地等待着, 毫不突兀,也不会不伦不类地让人感到别扭, 一点也没有破坏西湖整体的和谐。 在这种洋溢着浓浓古典气息的景观中兴建新建筑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 ,特别是一些现代的西洋的建筑, 但杭州却极为优雅地容纳了他种文明的精华。我们沿着西湖东岸走, 竟然有一片法国式的小花园闯入了我们的视线,玫瑰(好像是) 雍容地攀着园中的木杆,旁边是黑色典雅的欧式街灯。 杭州的现代建筑也挺有格调,商业区繁华却不媚俗,别有一番风韵。
西湖边上的河坊街,给我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我最最喜欢具有当地独特韵味的东西, 就如我觉得一个人最最宝贵最最值得欣赏的是他独特的气质和心灵。 我实在无法描述河坊街给我的那种独特的感觉, 只是知道自己又一次被中国江南的气氛深深的感染了。 这就是杭州的建设者们让我佩服的地方。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 文明如此博大精深, 却被一些没有远见缺乏品位的官老爷们弄成他们政绩工程的实验基地 。 饱受非议的北京政府盲目推胡同的劣迹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嗟伤不已 ,甚至引来了许多外国友人的惋惜。 唐师曾先生门口的那棵参天古木也被推掉了, 换上了娇贵难养又招蚊子的美国草,过一阵子又全死光了。 各个地方政府也毫不示弱, 纷纷在自己的权利控制范围内盗版劣质的小曼哈顿小罗马赝品, 把当地的韵味破坏无余。 大家都忙着建造又高又大又现代又没格调的庞然大物, 显示了自己的政绩,同时招来了国际上的些许白眼, 以及有识之士的叹息。
苏州老城区的建设相比之下就有些失败了,比较混乱不说, 传统与现代结合得不太到位,显得没有杭州有格调。 其实苏州传统建筑是很美的,那种精巧的白墙黑顶, 护城河在脚下静静流过,很有画中梦里水乡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没有很好融入到新城建设的灵魂中, 新老建筑同立一处,却摆着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不能不说是遗憾了。我们在苏州的行程过于仓促, 还没来得及静下来细细品读水乡画卷, 就不得不打点行装准备离开了。总的来说, 苏州给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心里觉得, 它的美不应该就仅仅这种程度而已。
出逃计划接近尾声时,倒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和 Luvé 在万般无奈中住进了杭州一处豪华的洗浴中心,当 TAXI 开进那个 停满了宝马等名车的宏伟大门时,我脑中立即浮现出四个字—— 误入歧途。车刚停下,彬彬有礼的服务生就给我们开门提行李, 我就有了逃跑的冲动。穿过金壁辉煌的大厅, 豪华的浴室中满是满身肥肉的富太太和窈窕婀娜的美女, 我只得入乡随俗,大义凛然地头一次迈进了公共浴室。终于洗完后, 我们急忙上去公共休息室, 我们俩落魄学生模样的人在鼾声此起彼伏的公共休息室中显得格外扎 眼,我们同时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种地方了。 不过晚上十二点至一点免费供应的自助餐倒是稍稍抚慰了我们受伤的 心灵。不过,第二天一早, 我们还是迅速地逃离了这个和我们格格不入的地方, 连七点半免费供应的早餐都不要了。我们顺利地上了返程的火车, 躲过了追火车这一劫,心里既是安稳,又是留恋。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