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贝特鲁奇教授在华法学传习录编者序
徐国栋
一转眼,阿尔多·贝特鲁奇教授与中国的交往已有20年。现在是2013年,1993年他初次来华讲学,先是在北京,然后是在武汉和中国的其他地方,总共16次来华,做学术报告十多场,参加5次罗马法大会以及数次小型会议,为中国检察官在罗马授课并为中国译者的罗马法译品写序言,由此留下了22篇文字。我作为贝特鲁奇的老友,觉得在他来华传习罗马法20周年之际应该把他的上述文字结集出版。想法一出,得到了广大留意同学的呼应,薛军寄来了他手里所有的贝特鲁奇文章的译文,黄风、贾婉婷、徐铁英亦如是,我自己是贝特鲁奇文章的最大译者,这样,老贝的在华作品就收集得差不离了。所缺的,史志磊、刘璐、叶海、童航4同学找来发表刊物输入之,汇成现在的28万字,作为在华纪念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70诞辰之后的又一个纪念。
这本文集有其价值。稍加留意学术史,可发现贝特鲁奇是第一个在中国谈论罗马宪法、罗马商法、罗马刑法、罗马银行法、拜占庭法的人。他对含义无比混杂的身份概念的厘清和对古今有大别的市民法术语的厘清,都是前人未做过的。由于这些原创性,他的这些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引用,有的还被收入当年的民法论文精要。
1994年12月—1997年1月我在罗马二大进修时,与贝特鲁奇共用一个办公室,当时就想把他发展为中国的“学术间谍”,也就是说,中国所缺的知识,我们通过他获得,为此,我多次邀请他来华讲学,先是在武汉,后是在厦门,讲题多是我设定的,它们都是对于国人无知或少知的领域,例如对于拜占庭法的知识,贝特鲁奇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我的或我们的委托。由此,他对中国法学界的知识增量作出了贡献,为了这些贡献,我们组织出版此文集,意图让更多的人分享贝特鲁奇的知识,了解其贡献。
2013年12月1日于胡里山炮台之侧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